发布时间:2024-01-16 15:33:51浏览数:
赢博体育赢博体育与上周末江浙沪等地污染指数一同“爆表”的,还有雾霾相关产品。厂商无法及时补货,商家拿不到货,买家只好“望霾兴叹”。
“我们的绿盾口罩在天猫上5日销售额是101万元,6日达到了210万元。”上海兴诺康纶纤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丹青告诉记者。
与口罩一样,动辄“成千上万”的空气净化器也很热销。在京东上,几乎一半的空气净化器无货或只能预订,而售价过万的空气净化器全部无货。
尽管相关商家赚得盆满钵满,但一些业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PM2.5(细颗粒物)口罩和空气净化器市场上的商家鱼龙混杂,不乏一些挂羊头卖狗肉的奸商。更有圈内人士担心,若大量次货充斥市场,会让消费者对防霾产品失去信心,最后造成消费者、商家共输的局面。
“我们这几天每个人都工作到半夜,有的人甚至只睡三四个小时,就是为了生产口罩和发货,需求实在超乎想象。”康纶纤维的高层人士蒋先生对记者表示,包括其董事长赵丹青在内,部分高管都在一线生产基地指挥并协调出货。
康纶纤维的绿盾口罩有20多个代理商,而大渠道商也有不少,其中包括各大药店、超市如“711”、全家、罗森等。在南京当地,一家十分有名的大型超市就是其合作伙伴。当上周雾霾“发威”后,这家合作伙伴第一天就订了50多万元的货,第二天又要了100多万元的产品,但工厂实在发不了这么多。
“上百万元的渠道商还不止这一家,但我们最多都只能发四分之一,而且还要过4~5天才能发出去。”蒋先生说。这几天,给蒋先生打电话的客户和潜在客户实在太多。为了避免麻烦,他最近常说的词就是“没货”。
除了口罩之外,空气净化器的供应同样吃紧。霍尼韦尔公司相关业务总监凌震对记者表示:“过去几年,霍尼韦尔在中国的空气净化产品销售额年均增速为50%,而最近的雾霾天气也进一步推高了销量。”
“上周100多个消费者冲进我们办公室,要买空气净化器,但我们只是通过经销商卖产品的。他们也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找到了我们在上海的经销商,把仓库里的空气净化器一扫而光。”瑞典空气净化器品牌布鲁雅尔(blueair)中国区总经理李开玖告诉记者。
在天猫网店,绿盾、3M、维康以及霍尼韦尔等多个口罩产品都已经脱销。而一些主流的空气净化器如飞利浦、霍尼韦尔、松下以及夏普等也卖得十分火爆。有些净化器销售商甚至打出了“免战牌”,需要客户提前预约订货才会发售。
“天猫+淘宝”的总数据显示,最近7天时间内,口罩的搜索量环比、同比分别增长185%、495%,成交量环比、同比分别增长214%和903%;空气净化器方面,7日的成交量也同比、环比增长184%和910%。购买上述产品的客户集中于上海、杭州、南京、宁波及苏州等地。
赵丹青告诉记者,绿盾口罩在去年销售了200万个,今年已经生产了600万个口罩,但库存很少,正紧急补货中。李开玖则表示,中国销售火爆的情形让总部决定将中国市场放在首位。此前美国和日本市场是布鲁雅尔的主战场。
严重的雾霾,创造了各种不同的商机。如上海的多家国美电器商城内,营销人员们都把空气净化器放在较显眼的展台位置赢博体育,令走进商场的客人立刻就能看到。
布鲁雅尔也从12月3日起不断对外发布雾霾警示,并称自家的空气净化器“由于供货紧张,需要15到20个工作日才能送货”。还有一些空气净化器企业也将各类市场评测及自己公司产品的介绍,一并放进微信中对外传播。
“唯品会”则另辟蹊径,让演员马苏现身说法,在微博推广空气净化器。一些旅游及汽车销售商也不遗余力地添上一把火,纷纷以空气净化器作为奖品抛出,以求吸引及稳固客户。
“几乎所有的口罩都打着防PM2.5概念,市场上商家鱼龙混杂,有的PM2.5口罩有效,有的则无效。我觉得普通的纱布口罩、卡通口罩是没有什么效果的。”赵丹青称。
最近北京市西城区科技馆就口罩防霾效果做了一个小实验。实验人员将购买的不同材质的口罩内侧包住吸尘器,然后用5秒钟时间吸取一堆碳粉,从口罩内侧看看碳粉能否穿透口罩。实验结果表明一次性活性炭口罩、普通卡通棉布口罩、纱布口罩对碳粉的过滤几乎没什么效果。
空气净化器市场也十分混乱。目前市面上空气净化器除了常见的HEPA(高效空气过滤)技术外,还有负离子、等离子、净离子、光触媒、纳米水离子等让人觉得高深莫测的技术名词等。
“像等离子、负离子等技术在美国成熟市场上是很少见的。” 李开玖称,用滤网过滤颗粒物和用活性炭过滤气态污染物是空气净化的两种主流技术,这也得到了烟台宝源净化有限公司总经理于自强的认同。后者的公司主要生产空气净化器的滤网。
除了炒概念,一些空气净化器厂商在空气净化效率上也玩起了数字游戏。比如不少厂商宣称产品的空气净化率达到99.9%,但专家质疑这种实验室的数据并不意味着消费者实际的体验。
“实验室测出的数据适用于一个封闭的空间,而实际上室内的空气与室外的空气处于对流状态,如果进来的空气量大于机器净化后的空气量,净化率不可能有实验室那么高。”李开玖称。
今年5月,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对22台市场上的主流空气净化器测试后,发现能达到99%净化率的空气净化器只有2台。
与此同时,空气净化器除了号称能够去除PM2.5、净化甲醛等有害气体外,还有宣称可以杀菌的。
李开玖说:“一些厂商宣称的杀菌其实是通过机器释放部分臭氧来杀菌,但因为臭氧是一种有害气体,所以用一些高深的名词来代替,而不说是臭氧,其实用臭氧来杀菌在业内是有争议的。”
“市场上空气净化器产品良莠不齐,一些消费者买到效果不好的,会对整个行业失去信心,给行业带来负面影响。”有业内人士表示。
于自强此前也表示,一些品牌空气净化产品商做的时间虽长,但因为产品质量不过关,给消费者造成了空气净化器没什么效果的概念,这对整个行业来说是个危机。他希望相关部门出台行业内的具体规范。
中国室内环境监测工作委员会主任宋广生不久前曾对记者表示,目前空气净化器国标正在修订中,新国标内容修订除了会反映老百姓对空气质量的需求,还会建立一套空气净化器评定标准,以应对混乱的市场秩序。
环保部4日称,8日至11日,受较强冷空气影响,华北中南部至长三角地区等气象条件将明显改善。
尽管如此,雾霾的治理已经成为近段时间的热点。在环保业界看来,“技术不是问题,资金不是问题”,那么,问题到底在哪?
在昨日召开的2013中国环保上市公司峰会上,国电清新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开元表示,雾霾本身不是一天形成的。在治理方面,国家显然有所偏重。他举例说,长期以来,国家将脱硫、脱硝、除尘的重点放在火力发电领域,效果不错。但在其他领域,如钢铁、水泥、玻璃、化工、冶炼、中小锅炉治理等领域,问题就比较大。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也表示,雾霾毕竟涉及每个人的身体健康,谁都脱身不了。
分析我国几十年污染治理的教训,“谁污染,谁治理”的模式饱受环保业内人士诟病。《环境保护法》规定,已经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单位,应当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制定规划,积极治理,或者报请主管部门批准转产、搬迁。
但环境商会在调查中发现,很多排污企业并不具备相应技术和管理能力,致使污染治理设施不能正常有效运行,甚至出现偷排超排等不法行为。
环保部一名官员告诉记者,西北某城市冬天空气污染非常严重,“50米外看不到对面的楼房”,当地主管领导请专家诊断,结果发现,主要是这个城市中的3家电厂、2家炼化厂和5大企业在偷排。
“不要认为企业有了治污设施,拿到了电价补贴,就会运转治污设施。”这名官员说,一台60万千瓦的脱硫机组,如果满负荷运行,一年的运行费用是7000万元,但只要偷排一天,就会增加很大的效益。
目前各界已经注意到,专业的事,要让专业的人或公司来做。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市场化手段、第三方治理模式得到了高度肯定。
参加上述峰会的环保上市公司共同发表了《推动环保产业进一步发展的若干建议》。该建议认为,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形势,大力推行工业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确立“污染者付费、专业化治理”的新思路,正当其时且势在必行。
骆建华对记者表示,第三方治理是一个很好的制度安排,这将促进环保产业市场的壮大,而一个健康节能环保产业市场的形成也将吸引更多的资本进入,形成良性发展的格局。
Copyright © 2012-2023 赢博体育·(中国)手机APP下载 版权所有